6月20日,由北投公路集團投資建設的G355線蒼梧梨埠至昭平馬江公路(以下簡稱“梨馬路”)順利通過竣工驗收,并獲評為“優良工程”。在試運營的近5年里,梨馬路大幅縮短了六堡茶主產區的外運時間,為蒼梧六堡茶打通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快捷物流通道,助力茶產業深度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市場,推動六堡茶標準化輸出與品牌價值提升提供重要支撐。
?
梨馬路項目起于蒼梧縣梨埠鎮附近,與G207國道相接,主線長約76.48公里,途經六堡茶核心產區六堡鎮、獅寨鎮、馬江鎮,終點與富裕至馬江二級公路相接。項目總投資約9.87億元,于2020年9月25日正式通車試運營。
蒼梧縣六堡鎮作為中國名茶之鄉,地處大瑤山與大桂山余脈交匯腹地,坐擁獨特的地理優勢,其終年云霧繚繞、雨潤土沃的生態環境,孕育出蜚聲中外的六堡茶。梨馬路建設之前,崎嶇的老舊山道成為制約地方產業發展的交通“瓶頸”——28公里山路、200余處急彎,當地茶農需跋涉2小時才能將新鮮茶葉運抵市區。交通梗阻一度讓外地茶商望而卻步,運輸成本高導致優質茶葉長期深陷“好茶賤賣”的困局,這也成了當地茶農的一塊心頭病。
梨馬路勾勒出“路通茶興、景美民富” 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
?
北投公路集團作為廣西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的主力軍和排頭兵,始終堅持“公道業成 路通萬家”的莊嚴承諾,充分發揮業主單位在規劃統籌、技術攻堅、民生賦能等環節的主導作用,以高標準、嚴要求推進梨馬路項目建設。在施工過程中克服了地質條件復雜、氣候多變等困難,努力把梨馬路打造成一條生態路、致富路。2023年12月,梨馬路在蒼梧縣行政區劃調整10周年總結大會上獲評“十大民生項目”,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鄉村振興的標桿工程。
梨馬路的建成通車,進一步優化了梧州區域發展格局。六堡鎮茶農外售茶葉節省了近一個半小時的運輸時間,梨埠鎮、獅寨鎮、馬江鎮等地到梧州市的時空距離極大縮短,蒼梧縣作為六堡茶產業原產地和核心產區的區位優勢、資源優勢得以進一步釋放,這條黃金通道打通了六堡茶出山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梨馬路桂江大橋
?
依托梨馬路便利的交通、當地優質的茶葉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,蒼梧縣激活了全域旅游經濟“特色茶文化+特色產業+鄉村旅游”的發展新路徑——千畝生態茶園、茶山觀景平臺、茶文化主題長廊等文旅項目串珠成鏈,網紅“龍鱗壩”、特色民宿、茶船古道體驗游等新業態蓬勃興起,“茶旅融合”的發展模式正繪就著鄉村振興新圖景。(通訊員:李學賢)